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返回主页
【2023年暑期“三下乡”】红军长征过云南•革命精神代代传
时间:2023/08/15 14:25:38 点击量:[]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感悟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信念,了解国情,锤炼品格,ug环球党员师生20余组成“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调研”暑期“三下乡”团队,在2021、2022年完成东线、中线的基础上,继续沿着红军长征过云南西线行程前往滇西四个州市,于2023年7月2日—7月8日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从昆明出发,沿着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云南路线,途经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宾川县、鹤庆县,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石鼓镇,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金江镇等11个县市,共调研学习27处红色遗迹、纪念馆等,累计行程1015公里。

7月2日,实践团队赴牟定县毕昌杰烈士铜像及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南华县张舫烈士铜像广场、姚安县左门乡地索村索革命烈士纪念塔,大姚县红色文化广场、赵祚传烈士故居学习调研。1936年4月16日至19日期间,红二、六军团分别进入牟定、镇南(今南华)、姚安、大姚。在红军的影响下,楚雄各族人民纷纷支援红军,当向导带路,保护红军伤病员,建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7月3日,实践团队进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参观调研王复生、王德三革命烈士故居和县城东城门及钟鼓楼战斗遗址。王复生是云南籍第一位共产党员,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位发起人之一。王德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陕北党组织的创建者以及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是第一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红军二、六军团经过祥云的10乡1镇,76个村庄,行程130公里,在22个村镇宿营,在祥云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在红军的广泛宣传动员下,与县城百姓建立深厚的友谊,加深祥云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认识,五百多人补充到队伍中,这也是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云南扩红数量最多的一次。

7月4日,实践团队在宾川县和鹤庆县开展调研实践。红军长征过宾川战斗遗址—南薰桥,坐落于宾川县州城镇南门外离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牌楼式风雨桥。1936年4月,贺龙、任弼时率红二、六军团长征过宾川,在州城遇反动势力阻挠。守城反动派公然开枪打死红军谈判代表,红军被迫攻城。战斗中,南薰桥成为红军的掩体和抢救伤员的临时救护所,此次战役是红二、六军团在滇西进行的最为激烈的攻坚战。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州城钟鼓楼和鹤庆县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碑公园。1936年4月20日,贺龙、萧克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攻克州城,大部队从西城门入城,他们在钟鼓楼下与百姓亲切交谈,政工干部向百姓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270多名宾川子弟参加红军。三天后,红军进驻鹤庆县城,召开重要的军事会议——鹤庆会议,讨论并分析横渡金沙江的战略部署,为红军顺利渡江北上奠定基础。红军与当地百姓建立起深厚的情谊,留下“洞经古乐迎红军”、“向导引路送红军”等许多凝结着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为纪念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当地修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碑公园。

7月5日,实践团队到达丽江市古城区漾西村委会木家桥村重走长征路,切身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1936年4月24日,红二、六军团在鹤庆兵分两路,由贺龙、任弼时率领右路军经鹤庆北部的辛屯镇,率先进入丽江七河乡西哨村,在七河乡共和镇的勒马桥过漾弓江,走过邱塘关、木家桥、东元桥、玉龙锁脉寺到达丽江县城。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开南研习所和红太阳广场。开南研习所位于开南街道贵峰社区大来下居民小组。开南研习所运用农民识字班、青年读书会、教授革命歌曲等文艺形式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培养革命骨干、建立革命武装,为丽江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红太阳广场位于丽江市区中部,广场上的毛泽东同志塑像,为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第九次接见红卫兵时的造型。塑像基座南北两侧上有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天安门五幅浮雕,概括了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

当天下午,实践团队来到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1936年4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进入丽江古城,和庚吉老先生亲自带领纳西族人,用最隆重的礼节仪式,手挥写着“欢迎义军”字样的彩旗迎接红军,并把自己的住房腾出作为红军指挥部。

7月6日,实践团队前往丽江市石鼓镇和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原中甸县)。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位于丽江城西52公里的石鼓镇,1977年修建了红军渡江纪念碑,碑座东西方各有八级石阶可达其上,一位在当地生活的老人向队员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了石鼓镇标志性的石鼓和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石鼓时发生的故事。实践团队随后前往贺龙指挥部旧址和铁虹桥调研学习,当年红军长征过丽江时曾从铁虹桥上走过,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行至桥上,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日月广场北侧。展厅分为序厅、三大主力红军长征、雪山草地的铭记,爬雪山、过草地互动景观,红旗卷起农奴戟,迪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1936年4月下旬,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经云南中甸,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藏族僧俗群众的好评。贺龙应邀拜访寺庙,并将一幅书有“兴盛番族”的锦幛赠予噶丹松赞林寺,寺庙僧人积极帮助红军队伍筹集军粮继续北上,在迪庆历史上谱写了一段藏汉团结的壮丽史诗。

7月7日,实践团队进入香格里拉金江镇兴隆村。为发展红色旅游,兴隆村在重建兴隆河电站过程中筹建兴隆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搜集整理1936年4月25日至29日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发生的"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包括姚杰勋老人与红军、姚松林王金妹夫妇为红军熬糖、红军在兴隆村王氏中医疗伤、李阿庆老人与磨、陈学圣老人与小木筏和草鞋等故事。兴隆村姚家大院始建于清朝末年,1936年4月28日在红军胜利渡江后,姚家大院主人姚杰勋邀请刚渡过金沙江的贺龙元帅居住在姚家大院,作为红军作战临时指挥部。几十年来,姚家大院修旧如旧,至今保存完好,为后人瞻仰纪念红军长征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行前,学院党政领导组织召开暑期“三下乡”动员会,对此次“三下乡”的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实践团队根据行程安排分为6个小组,每天的调研实践结束后,各个小组就当天所调研区域红军长征过云南的史实和调研感受同全体队员进行分享交流,充实完善调研成果。

实践团队组织学生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负责组织落实整个团队实践过程中的信息收集、调研开展、安全等具体工作,并在牟定县毕昌杰烈士广场组织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通过重走长征路,实践团队对红军长征过云南(西线)途经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收集到许多鲜活的资料。

部分地区非常重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鹤庆县专门建设了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碑公园,并将县内红色文化基地与学校、单位企业等合作开发红色学习路线以此宣传红色文化、纪念长征历史,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社区以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将王家庄打造成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红色旅游目的地等。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也存在不足:一是部分红色资源所在地交通相对不便,开发利用存在现实困境;二是当地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三是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推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作用的关键。

7月8日调研团队乘车返回昆明,结束了此次暑期“三下乡”的调研行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唯有主动了解历史、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方能深入学习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艰辛与伟大,方能引领广大青年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接下来ug环球将认真整理三年来开展的“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调研”所收集到的资料,组织党员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调研成果,精心谋划、扎实落实,为云南省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建言献策,献礼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

图/文:吴挺立

编辑:谭桂华

审核:邓春宁